2015-07-28
谈媒体
和很多同龄人不同,从初中便开始喜欢上新闻,看电视往往锁定新闻频道。
电视上总是会播出很多新鲜的人与事,供你玩味评论一番。当然,最主要的是上面的事还可以拿在作文里面写一写,真是两全其美。
曾经高三时光,一度觉得日子枯燥乏味。唯一能让自己感觉放松的便是每周六晚上十点半白岩松主持的媒体节目《新闻周刊》,每次都会理性客观地分析与回顾过去一周发生的重要事件和中心人物,是那时我和这个社会不至于脱节的唯一渠道。
新闻来源于媒体
媒体,重在媒字。和媒婆并无太大不同,都是把一个事物放在另外一个事物面前。书面上的解释是: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非接触的便是记者与新闻。
记者应该是这样使一个新闻逐步产生的:首先确定事件话题,紧接调查深入采访,然后报道披露揭发,最终总结追踪反馈。自然调查采访是制作生成一件新闻的关键,报道的披露则是新闻从记者眼耳之中到大众面前间的桥梁,这两个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新闻是主观反映还是客观存在?
我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一种情况:在一件热点事件出来之后,我去看各家媒体对其的报道,看了甲的报道后,对于新闻当事人一阵愤怒,然而看了乙的报道,发现当事人原来也这么可怜,又顿生怜悯之心。总之,对于事件的态度随着不同媒体的变化而左右摇摆,起伏不定,很难让我对事件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
我承认世界之奇妙在于其参差不齐,但是较媒体而言,便不是这样了。媒体可以加上自己对于事件的观点与独家评论,但必须在提供客观事实的前提下。
而当下媒体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文章中每一丝每一缝中都充斥着自己的观点,生怕失去了自家新闻的特色。你也许会问道,我们只需要从媒体那获知客观事实的话,世界上为什么要存在着那么多家的媒体,所有媒体提供的内容不就同质化了么?其实这个问题与之前的讨论并不矛盾,假如我们把各家媒体比作一个人,提供的新闻便是遮羞布,你可以在遮羞布上进行各色的缝制,但前提是他要遮羞的,不要为了让太好看显眼,而忽略了它的实质。
记者不是电影导演
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来源于名著作品,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原型。我曾经一度反感从名著翻拍来的电影。因为有看过的经典名著被导演翻拍地不成样子的经历。导演似乎把作品中核心的东西都进行了篡改,只不过是在套用一个经典的外壳而已。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才是翻拍电影的价值所在。经典的重新演绎对导演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导演必须从自己的价值观、用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自己亲身对于作品的理解,如果我们只追求和原著超高的相似度,优秀的演员就足够了,但那只会让作品中人物、场景诸如此类从脑海中的想象变成客观存在罢了。新闻的产生不同于电影的录制,是不允许记者掺杂个人意识的。大到整个事件背景,小到一点一滴细节,必须准确地描述记录了当时发生的情景,思考是留给观众的。
媒体要给予真相,不是事实
即使媒体告诉我们的全是对的,但并不意味着他客观。他提供的事实远非真相。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把真相等同于一个圆球,我们从一个角度看来介绍它,他是一个圆形,论述也并非出现错误。因此对于是事实的介绍要全方位无死角,否则事实可以被遮掩,可以被选择,甚至可以被凭空捏造。柴静在《看见》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某记者拍了个片子,说一个中学老师辞掉工作,在家里收留了一些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为他们钉作业本,判作业,带他们去吃麦当劳,把家里床铺都腾出来让他们住。片子做得很动情。陈虻说,他被那个钉作业本的动作弄得挺感动,但隐隐觉得不太对劲,就问记者:“这老师收钱吗?”记者说:“两万到三万一年。”他算了一下,收留四个孩子的话,怎么算一年也有十万块,刨去给他们的花销还能挣几万块钱,远远高于他在学校当老师的收入。“当我不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那个钉作业本的举动让我感动,当知道的时候,我觉得那叫省钱。”他接着问:“你为什么不告诉观众他收钱?谁教给你的?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告诉观众?”记者沉默不语。
从轻来说,媒体记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报道某事件,也许只是想来美化真相从而产生一条好新闻。对于大众而讲,我们接受的只是一个被记者选择修改过的新闻,让我们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将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那样,媒体肩上需背负的道德责任将紧紧沦为媒体需要遵守的法律准则了,此时,媒体还有何意义?一个真正的媒体需要去提供真相,即使真相被迷雾遮掩,即使发现真相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媒体真正的价值所在。
媒体可以瞬间摧毁一个正常人的心智,甚至几天里导致一个国家的分崩离析。它制造的舆论拥有巨大的力量,因此它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监督社会的一举一动,防止社会误入歧途。
社会存在着,媒体也处于马不停蹄的工作中。
dzzxjl